《“数”说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思维导图版)》,本书编写组编,学习出版社,2024年9月第1版。
内容简介:
《“数”说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思维导图版)》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重要说明为指导,聚焦全会通过的《决定》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原著原文的基础上,以“数字”呈现的方式精心凝练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标识性的概念、命题论断,进行科学性阐释、学理性说明、通俗化表述,真正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本书贴近实际、回应期待,旨在切实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既系统了解、全面把握,又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既知其言更知其义,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既不畏其难,也不嫌其浅,读得进看得懂、受教育,有提高、能落实、见成效。
图书目录:
前言
导语 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大会
1.一个高举、一个弘扬、三个全面:党的二十大的鲜明主题
2.一个立志、一个致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
3.三个务必: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员的郑重告诫
一、五年工作、十年变革举世瞩目
1.两个“极不”:高度评价过去五年的工作
2.三件大事、三个历史性胜利:新时代十年的主要经历
3.十六个方面伟大成就: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4.五个里程碑意义: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伟大意义
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1.两个行: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2.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两个结合: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路径
4.六个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1.一个中心任务: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2.五个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3.九个方面本质要求: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4.两步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
5.五个重大原则:确保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基本遵循
四、经济发展的新任务、新主题和新布局
1.一个首要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一个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的指挥棒
3.两大举措: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支撑
4.双循环与三个着力:经济发展的导向
5.一个体制: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五个强国+数字中国”目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追求
7.一个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8.四大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石
9.八大对外开放举措: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系
五、筑牢现代化国家之基
1.三大支撑、三个第一、三大战略:夯实现代化之基、谋划现代化之远
2.一个根本问题、两个领域发展:建设教育强国
3.一个核心地位、两个关键体制、两项改革:建设科技强国
4.四个面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5.一个原则、四个尊重、七类关键人才:建设人才强国
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1.三大优势: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2.两项根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五个环节: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4.三大制度保障: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
5.七大协商: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
6.基层民主四大特点: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7.一个法宝: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三个关系: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两个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3.三个依法共同推进,三个法治一体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的工作布局
4.两个全面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5.四个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根本遵循
八、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1.五大使命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使命任务
2.四个坚持: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根本原则
3.三大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指向
4.“四史”宣传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智慧源泉
5.三德、五种精神: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径
6.两个繁荣发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扎实基础
九、切实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1.一个本质要求:为民造福
2.三好、三最:加强社会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的基本思路
3.三次分配:完善分配制度体系
4.一个优先、三个体系、三项制度:推进最基本的民生
5.五大要求: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6.三“育”降费、三“医”协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三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2.一个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
3.两山论: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
4.一个关键环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
5.三大保卫战: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6.三个维度的提升: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7.“双碳”目标:绿色发展的重点战略方问
十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1.一个根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
2.五个统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战略思维
3.一种底线思维: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4.五个定位: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在逻辑
5.四个着力点: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要求
十二、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1.四个一新:新时代10年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伟大成就
2.四个现代化:实现2035年强军目标的重要内容
3.三个全面: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的重大举措
十三、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1.“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2.两个一定: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十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三个之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背景
2.一个前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一项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准则
5.一项基本国策和一种开放战略:对外开放,互利共赢
6.一种全球治理观:共商共建共享
7.两项倡议:保障全球发展和安全的中国方案
8.六大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共识之基
十五、跳出治乱兴哀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1.一个独有难题:世界最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难题
2.两个长期存在、两个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和方向
3.政治三力、四个高度一致: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4.三个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5.两个机制: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
6.四个导向、两个关口、三种能力、三个区分开来: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7.两个功能: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8.中央八项规定、纠治四风: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9.三不一体: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结束语 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1.五个必由之路: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2.两个坚持、三个始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
3.四种品质:新时代好青年的奋斗标准
4.一个牢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担当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