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深刻把握改革规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样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问题,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为丰富、生动、富有创意的组成部分,为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坚持历史观与时代观的统一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到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广东调研。他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们现在的关键一招还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现在,推进改革矛盾多、难度大,但不改不行。我们要拿出勇气,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实践证明,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舍此,别无他途。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提出的改革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续写“两大奇迹”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十年磨一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谋划,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会议强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这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更加深刻地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历史规律,更加坚定地肩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责任。
坚持目标与任务的统一
围绕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政治品格和成功经验。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一致共识。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和“继续”的根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所指出的,这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归根到底,就是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方向决定道路,方向决定成败。“治大国若烹小鲜。”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不是改旗易帜,我多次讲,我们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则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都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不断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推进一个领域改革,也不是推进几个领域改革,而是推进所有领域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也必然是全方位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系统思维,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框架下,统筹谋划部署、全面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改革,既不能单打一,也不能顾此失彼。具体地说,主要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绩实效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坚持守正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推进改革;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致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谋划加强顶层设计。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中国共产党人是坚持全面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论者。新征程,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最核心的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聚焦点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要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注重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注重全面改革,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注重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这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聚力点。
坚持原则与方法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是善于积累、总结和运用经验的政党。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最壮丽的篇章之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续写“两大奇迹”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也为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宝贵经验。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必须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其中,坚持守正创新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守的重大原则。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在研究和思考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时,必须科学认识改革的本质要求、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更加富有成效地把改革推向前进。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前进。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推进改革,系统布局、谋定而动,避免盲动、进退失据等现象。最基本的,就是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处理好部署和落实的关系。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提供了方法指导、实践指南。掌握和运用科学方法,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是新征程党员、干部的基本功和必修课。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