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简介
周骥腾,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硕士,经济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化与社会变迁,数字社会学。
近期主要代表作
周骥腾,2022,《宗族网络、收入差距与农村家庭人情支出——基于CFPS2014的实证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周骥腾,2022,《从虚拟社会化到社会虚拟化——“元宇宙”引发的网络社会拟像秩序变迁》,《河北学刊》第5期。
周骥腾、付堉琪,2021,《互联网使用如何影响居民社区融入?——基于“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调查”的分析》,《社会学评论》第5期。(CSSCI)(《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11期全文转载)
周骥腾,2021,《住房产权差异与社区认同分化——基于“中国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调查”数据的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刘少杰、周骥腾,2022,《不确定条件下新社会阶层的社会地位、身份认同与网络心态》,《江海学刊》第1期。(CSSCI)(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2022年第8期全文转载)
刘少杰、周骥腾,2022,《数字乡村建设中“乡村不动”问题的成因与化解》,《学习与探索》第1期。(CSSCI)(《新华文摘》202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王水雄、周骥腾,2022,《中国Z世代青年亚文化的由来、发展与应对》,《中国青年研究》第8期。(CSSCI)(《中国青年研究》2022年度优秀论文)
代表性课题
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市权利视角下青年居住实践及保障机制研究”(24CSH020)(课题组成员)。
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增权视角下农村低收入人口的阶层流动及机制研究”(24CRK035)(课题组成员)。
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行动研究”(21ZDA057)(课题组成员)。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网络社会的现实基础、本土特色与运行模式研究”(19JJD840003)(课题组成员)。